爱国忧时,支持抗战,由南京迁到重庆

来源:风正巴渝 时间:2018-05-02 20:32

    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难当头,徐悲鸿不自满于安居在大后方,他想要在这个民族存亡的斗争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既然不能在前线杀敌报国,他便拿起画笔为抗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938年到1941年,他应印度诗人泰戈尔之邀,远去印度。在印度、新加坡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将卖画所得,全部捐献给祖国,支持抗战。1942年归国后,在云南等地居留一年左右,此后,直到抗战胜利,他一直住在重庆市郊嘉陵江北岸的磐溪。

徐悲鸿作品《风雨鸡呜》

徐悲鸿作品《群马》

    徐悲鸿在重庆的这段日子,是他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他的足迹踏遍了巴山渝水,创作了大量抗战主题的作品,《风雨鸡呜》寓意是唤起人民奋起抗战,又是对抗日将士的高度赞扬;《愚公移山》表达了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去争取最后的胜利;《群马》是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会狮东京图》预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必将到来……这许许多多的画作,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抗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时代印迹,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对鼓舞人民斗志、打击敌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徐悲鸿在抗战期间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令国人对他崇敬有加。

    抗战时期徐悲鸿在重庆的美术活动,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在民族危亡时刻深深的忧患意识,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切情感,感受到他渴望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徐悲鸿是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画家的典型代表。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