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厅】杨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是从重庆走出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杨克明在短暂的32年革命生涯中,始终以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在革命的道路上前进,他用生命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和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第一单元 立志成才 追求光明】杨克明出生于长寿区云集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杨克明在学校接受了新思想,立下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和中华民族振兴图强的报国之志,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之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杨克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家乡附近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第二单元 游击星火 燎原川东】杨克明离开家乡云集以后,先后加入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第三路游击队,革命经验日渐丰富。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杨克明先后到营山、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等地开展农民武装斗争。中共梁(山)达(县)中心县委成立以后,杨克明任中心县委书记,与王维舟一起领导川东游击军迅速发展壮大,为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单元 策应红军 巩固川陕】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川陕。红四方面军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并在梁(山)达(县)中心县委、川东游击军等配合下,取得宣达战役的胜利。宣达战役胜利后,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与川东游击军根据地连成一片,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东游击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川东游击军正式改编为红33军,杨克明任政委。【第四单元 英勇长征 铁流后卫】1933年10月,蒋介石任刘湘为“剿匪”总司令,对川陕苏区红军进行“六路围攻”。在反“六路围攻”斗争中,杨克明率部不畏强敌,奋起反击。与此同时,一场由张国焘发起的“肃反”运动展开,杨克明虽在火线被撤职,却仍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挫折中奋起。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杨克明激励和鼓舞红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三次过草地,两次翻雪山,保障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第五单元 西路征战 血染祁连】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后,奉中革军委指示,红5军随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宁夏战役计划中止后,组建西路军,杨克明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率部向河西走廊进军。在甘肃高台,遭到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的围攻,因敌众我寡,力竭援绝,红5军将士300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第六单元 革命精神 代代相传】杨克明的一生短暂而隽永。硝烟虽已散去,这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岁月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依然传诵着他的革命故事。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作为重庆走出的十位红军高级将领之一,杨克明一生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在走上革命道路时,仅给家里留下了一个使用过的袖炉、一枝竹箫以及每次行动都带在身边的橙红色小书箱,书箱里仅存放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一面党旗。在梁山达县工作期间,明明掌管着县委1000多块银元组织经费的他,一双布鞋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也舍不得换,用他的话说——“再多的钱也是公家的,必须要用在刀刃上”。杨克明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廉洁自律上作表率,也要求身边的人争做勤廉的模范和榜样。他领导下的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通江县,红四方面军带领干部群众新建了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等军需民用工厂,生产筹集了诸多物资,从未发生过贪赃枉法的情况。他的战友——郑义斋虽掌管财政大权,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红管家”。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40888378】参观时长:【60分钟】阵地地址:【长寿区云集镇】注:将需要维护的表格信息,填入对应的中括号内!!!,勿删除中括号!!!
长寿区杨克明故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青丰村二组,占地面积989平方米,展陈面积约540平方米,基本陈列包括“立志成才 追求光明”“游击星火 燎原川东”“策应红军 巩固川陕”“英勇长征 铁流后卫”“西路征战 血染祁连”“革命精神 代代相传”六部分,共展示文物200余件套、档案文献100余份和图片100余张,真实记载了杨克明的革命历程和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