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重庆市纪委监委 >> 廉政文化

小小“借粮证”折射出的鱼水深情

来源:风正巴渝 时间:2018-05-02 14:15

小小“借粮证”折射出的鱼水深情

    现在的“二野”司令部洪安旧址,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新区“借粮证”(编号:854631、848468,伍拾斤,编号:820678,壹斤),其背后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廉政故事。

    谈及“借粮证”,家住洪安镇边城居委会82岁的老人赵忠良侃侃而谈:“那是66年前,洪安解放那时,我们把粮食捐给了解放军。但他们说,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硬是要给‘借粮证’。虽然此证可以充当公粮,我却一直没有拿去兑换粮食,而是收藏在当时家里的一口木箱子里。后来条件好了,房屋修整收拾东西无意间翻出了这张‘借粮证’很是感概,于是就一直保存了下来……”

    据赵忠良老人介绍:“当时,刘邓大军到了洪安后,要求官兵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铁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利益。但我们都晓得,当时部队粮食紧缺,生活本十分艰难的群众却主动捐献粮食。但哪个又晓得,部队把我们主动捐的粮食全部换成了‘借粮证’,还亲自送到我们屋头来,当时硬是说不出的感动啊!”

    1949年11月6日晚上,洪安镇附近的大小山头,当地百姓手拿火把、锄头,把藏在地窖中、山洞里的米面、红薯等“保命粮”找了出来,不约而同地来到洪安码头,等候亲人解放军的到来。洪安镇一些上年纪的老人都在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据了解,仅11月6日那一天,洪安群众就为刘邓大军捐献的“保命粮”就有1万多斤。

    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知晓洪安老百姓的义举后,下令要求部队把群众捐献的粮食一一作好登记,并制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新区“借粮证”,派人送到捐献粮食的群众家中。这一张张小小的“借粮证”,不仅是厚重的历史文物,传递着革命前辈感人至深的廉政故事,还见证了秀山土家儿女与刘邓大军军民鱼水浓厚感情。

 



纪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