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所在位置: 重庆市纪委监委 >> 廉政文化

渝北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简介

来源:风正巴渝 时间:2018-05-02 15:49

渝北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简介:


在重庆有这样一个古朴的四合院,它记载着中华职教社在渝年的发展历程,长存着红岩英烈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见证着爱国人士抗日救国的风雨沧桑。毗邻重庆渝北黄桷坪体育公园依托重庆市市级文物“于学忠将军故居暨中华职业学校旧址”建馆。是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渝北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陈列馆总占地面积1998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楼高12米,房间共有27间。布展面积近2000平方米。

 

黄炎培主题铜像


陈列馆由职教先河、救亡图存、同舟共济、新的征程、重放光彩等展厅及场景复原展厅等单元组成。

“职教先河”展室


“救亡图存”展室
“同舟共济”展室
“新的征程”展室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列馆,重温那段不朽历史。

中华职业教育社由黄炎培先生联络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等48人创建于1917年的上海。第二年9月,中华职教社在上海租赁土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

不同于当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提倡教育与职业融合,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新教育形式。这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是开天辟地的创新。

 

早期负责人合影(后排左二为黄炎培)

 

为提倡国货,抑制洋货,中华职业学校设珐琅科、纽扣科。

正当中华职教社的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中华职教社和中华职业学校从上海迁至重庆,借位于重庆市区的张家花园巴蜀学校校舍举办中华职业学校渝校。

1939年,巴蜀校舍被日机炸毁,学校被迫停课。

考虑到师生的安全,渝校决定迁移乡下,但选址却成了难题。 

最终解决校址问题的,是一位名叫胡子移的著名乡绅,他把自己在江北县崇兴乡(今渝北回兴)的山间别墅无偿借给学校作为校舍。1939年5月6日,全校师生背负行李前往渝北回兴。仅仅休整一天后,5月7日,中华职业学校黄桷坪校区便正式开课。在黄桷坪校区复课的同时,中华职业学校开始在江北县寸滩白沙沱筹建新校区,并于1943年全部合并到白沙沱校区,直到1946年迁回上海。

在渝八年,中华职业学校发扬“抗战救国”的精神,为抗日民主运动和民族工商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江姐原型江竹筠、许云峰原型许晓轩、中共达县特支书记彭立人、中共四川重庆市北碚学运特支书记胡有猷等多位红岩英烈都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这里是除渣滓洞、白公馆外,红岩英烈足迹最集中的地方。

后来,黄桷坪校区合并至白沙沱校区,这里又成了国民党抗日将领于学忠将军的住所。1950年,于学忠赴京履职时将此宅捐赠给地方政府,先后由政府和学校使用。

 



纪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