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所在位置: 重庆市纪委监委

有一种歌声,它来自虚弱的胸膛,却产生燎原的力量。
有一种花朵,它囚于黑暗的深处,却绽放圣洁的光彩。
坐对铁窗吐笔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23-11-17 09:10

歌乐山烈士陵园《浩气长存》烈士群雕。

 红岩融媒体中心供图蔡梦慰《黑牢诗篇》手稿。 

这是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深处的渣滓洞。原本只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后来被军统改造成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监狱分内外两院,进大门是外院,有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从外院穿过一道窄门,就进入内院,由高高的院墙围着的,是一排有着2间女牢的平房、一幢有着16间男牢的两层楼房,以及一个放风的院坝。1949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铁窗诗社就诞生在楼上1号男牢房里。

大年初一,20名诗友没有参加难友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春节大联欢,却借着热闹的掩护,悄悄聚在一间牢房里。为了预防特务闯来发现,事先在牢门外布置余祖胜、张朗生轮流放哨。何雪松、蔡梦慰、古承铄、何敬平、刘振美、杨虞裳、蓝蒂裕、胡作霖、余祖胜、齐亮、唐征久、张学云、艾文宣、张永昌、陈丹墀、张朗生、史德端、白深富、屈楚、傅伯雍,20名诗友按新体诗和旧体诗分成两组,大家围坐在狭窄的牢房地上,压抑着激动,静心等待诗会开始。

诗会由刘振美主持。他是很受狱友尊崇的革命者,早年参加过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曾数度入狱,饱受摧残仍不改其志。在渣滓洞,敌人将他吊打、上电刑,以致遍体鳞伤,他却振作精神,吟诗作赋。他的诗底蕴深厚,意境深远,很得诗友们喜欢。

刘振美郑重宣布铁窗诗社成立。他说:我们组织这个诗社,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以诗歌为武器,为革命服务。我们的诗歌,既要无情揭露敌人,又要写出我们的理想、未来和狱中生活。我们的笔是竹签做的,我们要用诗句把它变成投枪、匕首!

接着发言的是杨虞裳,他曾是北碚中心县委书记、下川东地工委委员兼开县工委书记,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被捕后,敌人连续三天进行突击审讯,杨虞裳几度昏死,仍强硬不屈。他的同乡、特务雷天元来劝降,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有死而已!”他手里掌握数百名党员的名单,无一人因他的被捕而受到任何牵连,其铁骨铮铮令难友们感佩。杨虞裳冷峻地告诉大家:革命者决不能沉默,每一个战友都应该拿起笔来战斗。他要求大家要注意监狱的特殊环境,传递诗歌必须保密。短诗以口传为主,需要抄到纸上传阅的,一定不要记作者姓名,防止敌人搜查。

随后,杨虞裳用充满激情的语调,铿锵有力地朗诵了鲁迅的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接着,何敬平吟诵了他的《把牢底坐穿》: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何敬平,是原中共四川省委、川东特委直属的重庆电力公司党支部成员。早年参加过重庆救国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还是南方局王若飞直接领导的胡世合运动的骨干之一。他被押到渣滓洞后,端午节曾在放风坝上表演“跳端公”,用这种民间神汉的舞蹈,嘲弄敌人末日将至。他一人又唱又跳,真像个“端公”,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之后,大家不再叫他老何,都叫他何端公。

接下来,何雪松、张朗生、陈丹墀、张学云等人相继朗诵了自己的诗作。诗友们心情激奋,直至放风快结束,大家才依依不舍悄悄离去。

铁窗诗社的酝酿由来已久。

1948年春起,川东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渣滓洞里关押的革命者不断增加,最多时达到300余人。革命志士在这里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他们的身体饱经折磨,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却仍坚持呐喊抗争。

1948年6月1日,是“六一”大逮捕的一周年。转入渣滓洞不久的刘振美触景生情,创作了《无题》七律诗,请“洞中诗友”斧正:

凤尾从来逞艳姿,巴山夜雨梦回迟。史家高秉董狐笔,诸子低吟鲁迅诗。初稼新逢六月雪,厄杨仍发一年枝。余生入狱何足畏,且看中天日影移。

下午放风的时候,古承铄将他在“六一”大逮捕时作的新体诗抄录给刘振美、蔡梦慰、何雪松等人传阅:

假如山崩地裂/假如天要垮下/假如一动就会死/假如有血才有花……只要能打开牢笼/让自由吹满天下/我将勇敢上前,毫不惧怕!

难友们被这两首诗触动心弦,深感在敌人的监禁和迫害之中,更应该拿起笔来斗争,于是就有了组织诗社的提议。

6月20日,江竹筠和一批党员从万县被押解到渣滓洞。敌人想撬开她的嘴,突破我党的地下组织,对她多次施以酷刑,用时极长,却始终一无所获。这位孱弱瘦小的女共产党员意志硬得像钢铁。江姐的顽强让难友们敬佩,于是发起慰问她的活动。诗友们把对她的关心和崇敬写进诗中,写在黄草纸上,表达对她的钦敬,也激励同志们的斗志。其中尤以何雪松的《灵魂颂》和《海燕》最有代表性:

你又镣铐着回来了/毒刑没有屈服你的忠贞/许多同志,因你的忠贞而安全/革命工作,因你的忠贞会开展飞腾/你,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优秀的典型/你今天的事迹/将化成美的旋律/成为千万人颂赞的歌声/姑娘啊,姑娘/请将息你的创伤吧/我们得熬过这深沉的黑夜/迎接那霞光焕发的朝暾/朝暾!(何雪松《灵魂颂》节选)

1949年春节将至,解放战场不断胜利的消息传进渣滓洞,入狱三月的傅伯雍压抑不住心中喜悦,写下《入狱偶成》:权把牢房当我家,长袍卸去穿囚褂。铁窗共话兴亡事,捷报频传放心花。

胜利的消息鼓舞着诗友们,一首首和诗在放风的院坝里悄悄传递。

艾文宣赋诗相答:别妇抛雏不顾家,横眉冷眼对虎牙。深知牢底坐穿日,全国遍开胜利花。

张学云热情回应:对敌斗争靠大家,酷刑难熬紧咬牙。蒋贼兵败末日近,坐穿牢底戴红花。

这几首诗歌传出去后,又得到了更多的回应。这其中有刘振美的和诗:誓歼国贼野心家,生命何须问子牙。乐观主义心无畏,坐对铁窗吐笔花。

白深富的和诗:只为祖国不为家,消灭群凶与爪牙。正气歌声震寰宇,要叫铁树开红花。

杨虞裳的和诗:英雄为国就忘家,风雨铁穿恨磕牙。革命成功终有日,满天晴雪映梅花。

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诗歌在各个牢房里唱和。诗友们吟着这些诗句,内心更加火热。大年初一,难友们终于趁着大放风的机会,成立了铁窗诗社。

回溯既往,歌乐山下这方被禁锢的土地,革命诗脉绵延不绝。

1942年11月21日,叶挺在蒋家院子囚室中写下著名的《囚歌》。后来,铁窗诗社成员胡作霖读到这首诗,如获至宝,他反复吟咏,只觉一股浩然正气充溢字里行间,为之谱曲的冲动油然而生。他一气呵成,用一个不眠之夜捕捉住跳动的音符。曲分两段式,紧要时多用三连音,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气势惊人,像千军万马冲杀,又如天地正气贯穿日月。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也深受铁窗诗社诗友们喜爱。陈丹墀、刘振美、白深富、艾文宣等互相补充,将之默出,古承铄为之作曲,这首歌与叶挺的《囚歌》、何敬平的《把牢底坐穿》一起,被公认为渣滓洞的“洞歌”,经常传唱。

1948年7月,押在渣滓洞的许建业被敌人枪杀于大坪刑场。许建业烈士被捕后多次遭受酷刑,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临难时,他沿街高呼口号,沿途群众无不感动。在白公馆坐牢的许晓轩烈士听到消息,写下《吊许建业烈士》讴歌烈士:

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这首诗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再现了英雄的悲壮事迹,让人看到英雄坚守大义的无畏、直面死亡的从容,又用文天祥的气节和叶挺的孤忠赞颂英雄,正和渣滓洞“洞歌”之意不谋而合,也许这正是被囚禁的革命者心有灵犀的默契吧。

铁窗诗社的诗人们先后创作新旧体诗共计50余首,大部分诗稿都在“11·27”大屠杀中被焚毁,只余下20余首流传。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篇,记录下他们狱中的生活、思想和斗争。

他们控诉被禁锢的生活:

手掌般大的一块地坝/箩筛般大的一块天/二百多个不屈服的人/锢禁在这高墙的小圈里面/一把将军锁把世界分隔为两边。(蔡梦慰《黑牢诗篇》节选)

他们励志学习,磨炼斗争本领:

像笼里的鹰/梳理着他的羽翼/准备迎接那飞翔的日子/长期的幽禁呵/岂能使反抗者的意志麻痹/在铁窗里面,无时不在磨砺着斗争的武器/用黄泥搓成的粉笔/在地板上写出了讲义……五十几岁的老大哥/天天在学读书,写字/还在梦里流尿的孩子/也会用稚气的口语/讲说革命的大道理/描述新社会的美丽。(蔡梦慰《黑牢诗篇》节选)

他们怀念英勇牺牲的烈士,立志学习烈士精神:

一年了呵/你们的英勇的身影/像一面大旗/感召着我们二百多个人/在敌人的面前永远不屈!(蔡梦慰《祭》节选)

他们寄语后代:

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蓝蒂裕《示儿》节选)

红岩精神的凛然斗志和浩然正气在这些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最后时刻到来时,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些诗篇写下了永久的注解。

1949年11月14日,杨虞裳与江竹筠等人一起被押上刑场,告别难友们,从容赴死,背后响起男牢同志们的慷慨合唱《天快亮了》:“远处有鸡啼报晓,太阳随黎明来到……”

“11·27”当晚,当敌人念到蔡梦慰的名字时,他不慌不忙戴上眼镜,整了整衣服,把他的诗作包扎好,和同志们依依告别。待车子开到松林坡附近时,他把用竹签醮着棉灰写成的长诗《黑牢诗篇》诗稿抛在路边草丛中,三天后人们在收殓殉难者遗体时才发现。

大屠杀中,在敌特把机枪伸进牢门风洞口向难友们旋转扫射的生死之间,关押在不同牢房的何雪松和张学云两位烈士,不约而同用身体堵住枪口,给其他难友创造生的机会。张学云更是奋力跃起,抓住打得发红的枪筒使劲往里拖,意图夺枪还击,一面向难友呼喊:“我是军人,我掩护你们!快逃!”夺枪不成,他立即抓紧牢门,用宽厚的胸膛去堵住喷吐火舌的枪眼。

铁窗诗社20位诗友,除屈楚中途被营救出狱、傅伯雍在大屠杀之夜侥幸越狱外,其余都倒在了黎明前的枪口之下。

信仰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教人忘却生死,奋不顾身?铁窗诗人们也许不具备惊世绝艳的才华,却依然写出了慷慨激昂、光辉夺目的诗篇。他们的诗篇之所以那么动人,就是因为每一首诗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不屈的灵魂,每一个字符中都跃动着不灭的精神之火,铁窗下的诗作,正如他们感人事迹一样,像夜空中明亮的星辰,永远照亮着心有信仰的人们。



纪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