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现在学校的菜越来越好吃了,今天中午有土豆烧牛肉、肉末蛋羹……我吃了两碗饭。”近日,在綦江区陵园小学校外,刚放学的二年级学生李昕然牵着妈妈的手,开心地分享着学校用餐的喜悦。这声稚嫩的称赞,不仅是对“校园餐”品质提升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效的生动印证。
綦江区纪委监委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期间,通过走访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发现,“校园餐菜品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食材配送不规范”等成为高频词。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区纪委监委立即开展专项检查。
面对“查什么、怎么查”的监督难题,该区纪委监委牵头梳理形成《“校园餐”融合监督重点及方法指引》,构建区镇两级联动监督体系: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监委联系教育领域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组建专项监督组;21个镇街纪检组织联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全区83所中小学、2家食材配送单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监督人员以“吃一次‘校园餐’、看一次食堂后厨、参与一次食材验收、参加一次家委会抽查”的“四个一”工作法深入一线,发现并纠治食材配送不规范等问题158个,转化问题线索10个,让监督直击“后厨围墙”。
如何压实整改责任?一场“多向穿透”的现场问询会给出答案。“菜品如何验收?”“有部分学校反映配送的绿色蔬菜供应较少……”在区纪委监委组织的“监督‘綦’参与·融合监督护航‘校园餐’”问询现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接连发问,区教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及食材配送单位“一把手”直面问题、现场作答。17项整改任务当场交办,10所学校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15天内完成整改,1家供应商食材配送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被点名整改。
綦江区纪委监委坚持以“重点查”带动“全面治”,按照“查改治”一体推进的思路,针对“食堂硬件设施不达标”普遍性问题,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履职提醒,推动区教委投入1103万元实施食堂改扩建工程,新增餐位3560个,惠及学生1.07万人。同时,督促完善《中小学膳食经费管理规范》等9项制度。处置问题线索14件,立案7人,以纪法刚性筑牢“校园餐”防线。
整改成效群众最有发言权。数据显示,通过创新推行家长陪餐扫码评议、“明厨亮灶”监督评价等机制,全区累计收到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评价、建议及意见5000余条,“校园餐”满意度达96%,食堂量化分级优良率达100%。
如今走进綦江校园,舌尖上的变化温暖人心。“食安云平台”上,食材价格、配送信息实时跳动;“阳光食品APP”上,食材来源可溯、后厨操作可查;家长陪餐成为常态,孩子们践行光盘行动更加自觉……
从“肩并肩”联动破题到“面对面”辣味问询,从“背对背”效果评议到“实打实”制度固化,綦江区纪委监委以全链条监督拧紧责任螺栓,让“校园餐”的每一口滋味都浸润着监督力度与民生温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