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纪委监委围绕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走深走实。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湖溪镇镇西村了解相关情况。
江苏省泗阳县纪委监委严查“校园餐”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解决顽瘴痼疾,以有力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图为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学校检查食材采购账目。陈书奇摄
本期嘉宾
卢红柱江苏省宿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张琼安徽省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税明斌重庆市开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强化系统观念、辩证思维,一体推进查改治,确保整改整治抓到底、改到位、治到根。实践中,聚焦查办案件中发现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突出问题,如何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强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推动突出问题分类整改
记者: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如何强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推动个性问题点上解决,共性问题面上整改?
卢红柱:我们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价值取向,一体推进查办案件和以案促改促治,制定《重要案件剖析运用工作机制》,案件承办室、监督检查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和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共同研判,从立案之初就谋划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制定重要案件情况通报的规定,紧盯重点问题、重点对象、重点领域,由纪委分管副书记到案发单位召开重要案件情况通报会,不断增强以案促改促治的精准性。深挖典型案件,认真查找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推动案发单位靶向纠治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比如,针对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化处原处长赵某利用项目审批、药品监管等职权“以药谋私”问题,深入剖析药品审评审批等方面廉政风险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断规范药品监管,并在全市范围印发赵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拍摄专题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系统查、查系统,不断强化深耕意识、深挖劲头,对类案共性问题归纳总结、系统剖析,先后形成医药领域“四类问题”、年轻干部腐败“五类特征”等类案分析报告28份,推动全面整改、系统治理。
张琼:我们始终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聚焦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线索集中、案件多发的行业领域,既深刻剖析个案推动“点上改”,又全面分析类案促进“面上治”,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比如,在整治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中,针对查处的腐败案件,既安排案件承办部门开展个案剖析,点对点指导相关单位解决人员失管、制度失序、监管失灵、责任失位等个性问题;又会同民政、公安、卫健等主管监管部门,围绕重点关键环节,对全市已办结的案件进行“穿透式”类案分析,系统梳理民生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类型和环节,深入研判案发规律、根源症结、行业积弊和风险点位,有针对性地提出面上整改整治举措,督促相关领域服务机构完善制度规范。
税明斌:我们针对查处的典型个案,组织办案、审理干部就问题的特征、作案手法、主要危害、主客观原因等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出风险点及存在的制度漏洞,通过问责责任人、追缴资金、督促整改整治等方式及时纠偏。比如,今年我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某镇干部骗取套取高标准农田补助资金案后,以该案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有针对性地组建大数据筛查专班,“室组地局企”联动,深入项目多、资金多的乡镇排查,延伸发现了一批疑似问题线索。针对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制度漏洞、管理缺陷、监管盲区等共性问题,我们制定“党政主责、部门主抓、纪委督战”三张履责清单,同步搭建具体实施和监督推动“双专班”,一方面向案发单位、系统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工作提醒函或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共性问题整改,另一方面通过专项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相关部门单位整改情况开展“清单式”实地查验,对查找问题不精准、整改成效不明显、建章立制不完善的,责令“返工”,着力形成整改工作闭环。
“监督促改、巡察整改、部门立改”结合,推动形成以案促改促治“一盘棋”工作格局
记者: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如何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紧盯行业系统乱象开展系统治理?
卢红柱: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把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问题作为集中整治重点,以系统性思维、项目化整治,督促职能部门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努力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工作体系,制发履责提醒单,督促职能部门针对多发性、系统性、同质性问题,既紧盯行业乱象开展治理,又聚焦制度漏洞打好补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整改责任、治理责任,实现齐抓共管、合力整治。坚持“监督促改、巡察整改、部门立改”结合,健全问题互通、信息互享、整改互促机制,推动形成以案促改促治“一盘棋”工作格局。比如,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执行打折扣、体制机制不完善、属地与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强化联动治理,精准锁定资金管理使用、资产资源处置、合同管理等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督促开展资产出租、资源发包专项排查,整改一大批问题合同,追回欠缴租金,推动全市涉农村居依托“苏智农经”平台处理账务,探索资金收款码、资产信息码、“三资”公开码“三码”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科学化监管水平。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物业管理、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找准切入口和着力点,紧盯村级印章管理等专项整治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改到底。比如,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开展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规范化提升专项整治,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入户安全隐患问题。
张琼:我们注重发挥查案治本作用,把类案分析与专项整治深度融合,把案发单位在权力运行、责任落实、管理监督、制度机制、政治生态上存在的问题症结找清楚,把最本质的问题、最核心的根源、最突出的危害、最值得警示的教训分析透,着力推动查补漏洞、整改整治。比如,我们监督发现基层干部在镇村小微工程建设领域违规插手干预、优亲厚友、暗箱操作、虚报冒领等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对近年来查处的该领域腐败案件进行类案分析,进一步发现镇村小微工程点多面广、资金分散、实施主体多、监管难度大,其在立项审批、招标采购、施工建设、验收结算、管护利用等各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监管盲点和制度漏洞。随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党委政府以案改治理、改监管、改制度、改作风,制定完善镇村小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并将镇村小微工程项目立项、发包、施工、验收、结算等情况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全程公开公示,加强对小微工程项目实施的全流程监管,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保障镇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廉洁高效。
税明斌:我们全面梳理排查问题线索,通过拉单列表、逐一过筛、梳理整合,分析研判属于区级层面制度机制不健全造成的问题和属于乡镇街道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分级分类建立制度问题“台账”。针对问题较为集中的农村集体“三资”、医疗、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向区农业农村委、区教委等党组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点对点反馈制度漏洞情况,督促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针对查办案件过程中暴露出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督促指导主管部门研究出台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制度,填补相关行业领域监管空白;派出指导组,采取驻点调研等方式,对联系单位新出台制度机制逐一分析,确保适用面广、操作性强、务实管用;定期调度与集中整治相关的行业部门,督促其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各职能部门牵头开展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严防文件一发了之。坚持开门搞整治,督促各区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基层治理成效“大走访”,通过召开院坝会、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式,听民意、察民情,全面论证评估新建或修订制度机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收集修改意见建议,提升群众满意度。
推动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记者:针对查办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如何不断规范权力运行,优化基层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卢红柱:我们坚持立足当前和放眼长远相结合,推动惩治防贯通、查改治协同,全力打好“人防+技防+制防”组合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努力实现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出台《纪检监察建议督办评查工作规定》,建立纪检监察建议过程督办和量化评查机制,完善公开送达、过程督办、结果评查、追责问责、归口管理五个阶段工作“闭环”,切实提升纪检监察建议执行刚性。突出信息技术赋能,把信息技术运用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坚持“小切口”与“大数据”相结合,构建各类监督模型,推动治理从“人防”向“技防”升级。推动实现常治长效,围绕专项整治发现的行业性问题、体制性障碍,推动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张琼:我们一方面把完善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作为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片区协作、派驻机构集中办公、“巡察+协作区”、清廉村居创建等有效举措,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内容常态化开展专项监督、交叉检查,并结合监督、办案、巡察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基层“微腐败”问题的类型、特点、表现和小微权力廉政风险清单,推动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把群众期盼处作为整改整治发力点,深化运用“群众点题”工作机制,找准找实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小切口”入手开展专项整治,督促推动行业职能部门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办好民生实事。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领域重复检查乱象,我们督促卫健部门开展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推动建立市域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税明斌: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建章立制突出“精准管用”,围绕今年锚定的重点整治项目和具体实事,分行业分领域指导制定具有本地辨识度的监管制度机制,同步构建新建制度论证评估机制,确保可操作可执行。加强巡察和审计成果运用和转化,综合运用人大、政协、统计、财会等监督力量,强化数字化监督手段,不断规范权力运行。聚焦集中整治中暴露出的基层治理存在问题,督促指导相关单位边改边完善、边实践边总结,推动健全村集体财务管理、镇乡财会交叉审计、网格化运行、村规民约基层治理等制度,有效防范基层“微腐败”,促进基层“公权力”事项规范透明。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