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趣,绝非小事

来源:风正巴渝 时间:2025-09-23 14:48

一张牌桌,几副扑克——近期,城口县某街道副主任“赌”失底线的案例生动说明,生活情趣绝非小节,而是关乎党性修养、政权根基的政治问题。

生活情趣一旦出现缺口,往往成为溃堤的第一道蚁穴。赌博等不良嗜好如同精神鸦片,悄然腐蚀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底线。一旦沉溺于低级趣味,便容易在一时的快感中丧失对权力的敬畏,将公权视为享乐工具,最终走向不归路。健康的生活情趣,是党性修养的“试金石”,亦是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唯有大力培育清正高尚的生活风尚,才能有效抵制低俗恶趣的侵蚀,确保公权力始终运行在清正廉洁的轨道上。

筑牢信仰之基,让“初心本色”融入日常。制度管“行”,信仰管“心”,抵御不良情趣的根本,在于筑牢内心的思想堤坝。要深入挖掘利用红色资源,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英雄事迹、开展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不断叩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淬炼党性心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神滋养,弘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践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的修养功夫,学习“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古代吏治智慧,引导干部涵养淡泊之心、节制之德,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撒广监督之网,让“隐形歪风”无处遁形。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必须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监督网络,让隐形变异的不正之风无处遁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巨大能量,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举报渠道,利用官方网站、专用电话、政务APP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地反映问题。建立健全举报人保护机制,消除群众“不敢说、不愿说”的顾虑,激发群众监督积极性,形成“探头”无处不在的监督氛围。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监督,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纪检监察、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数据信息的共享与联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由“被动查”向“主动防”的转变。

扎密制度之笼,让“八小时外”有规可守。制度是防范越轨行为的第一道闸门,必须构建更为严密、精准的制度体系,将监督的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社交圈”,实现监督的全天候、无盲区。要明确“风险清单”,深入梳理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高频风险点,针对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沉迷赌博酗酒等行为,制定清晰可操作的负面清单,让干部知所趋避。要坚持“零容忍”态度,无论涉赌金额大小、场所内外,一经查实,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形成强大震慑。要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核查力度,建立动态预警机制,让制度“长牙”“带电”,成为悬在干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嗜欲者,逐祸之马也。欲望如野马,一旦脱缰必致倾覆。领导干部当以敬畏之心修剪生活枝蔓,以慎独之姿守住情趣边界,生活清净一分,政治清明一尺。这方寸之间的坚守,正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生动注脚。



纪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备案序号:渝ICP备07000348号